12月22日上午,中国煤炭工业科技成果鉴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在北京对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刘晓华副教授主持完成的“矿井风机智能化故障诊断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进行了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由来自河北金牛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单位的7位专家组成,国家“千百万人才工程”煤炭系统拔尖人才、煤炭工业技术创新优秀人才、河北省优秀企业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河北金牛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刘建功总经理担任主任委员。
鉴定委员会审查了鉴定资料,听取各方专家意见,形成如下鉴定意见:该项目将神经网络、多技术信息融合、模式识别相结合,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诊断方法,研究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建模方法、组建原则和实现策略;提出了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通用性故障诊断系统设计方案。研制通用性故障诊断开发平台,将传感器融合技术、灰色理论、模糊理论融为一体,形成相关故障推理规律;建立了振动频率与风机故障的对应表。建立反映故障特征的信息数据库,根据粗糙集理论对知识库的要求,将特征信号库变为知识库,构造简化决策表;设计了矿井风机故障智能诊断系统的RBR和CBR推理的方法及CBR案例库的建立方法,提出了一种融合CBR和RBR的混合推理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多推理结合方式存在的孤立工作、冗余诊断等问题。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系统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在矿井风机故障智能诊断系统的RBR和CBR推理的方法、通用性故障诊断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可广泛应用于采矿业及其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李大社编辑: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