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19项成果获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作者: 来源:科研处 日期:2009年12月21日 00:00 访问量:
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评审会于2009年12月15日在山东省济南市结束。我校共有19项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科类成果获奖,获奖数量列山东高校第9位,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全省62所高校共计551项科研成果获奖。(作者:范德明编辑:李红)
附:2009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获奖名单如下
1
| 李中东
| 经济学院
|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技术研究
| 一等奖
|
2
| 王发明等
| 公共管理学院
| 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
| 一等奖
|
3
| 赵金鹏(2)
| 机关
| 时代的中坚——我国现阶段的知识分子问题研究
| 一等奖
|
4
| 李金克等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煤炭资源供应链国际化系统的复杂性研究
| 二等奖
|
5
| 于本海等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IT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的研究
| 二等奖
|
6
| 孙小素等
| 统计学院
| σ值heDPMO值转换表相关问题探讨
| 二等奖
|
7
| 李宏艳等
| 数学学院
| L-模糊拓扑空间中的紧性和分离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 二等奖
|
8
| 赵峰等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核方法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二等奖
|
9
| 崔洪海
| 机关
| 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教育转化趋势(俄文)
| 二等奖
|
10
| 乌兰
| 工商管理学院
| 煤炭矿区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价的实证分析
| 三等奖
|
11
| 魏俊
| 政法学院
| 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及其法律调整
| 三等奖
|
12
| 南刚志
| 政法学院
|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三等奖
|
13
| 张海燕
| 统计学院
| 美国中小学跨学科课程模式简析
| 三等奖
|
14
| 庞清乐等
|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 基于粗集理论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研究
| 三等奖
|
15
| 刘培强等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基因表达谱聚类算法应用与研究
| 三等奖
|
16
| 刘春芳等
| 外国语学院
| 《伦敦场地》:现代人的“废都”——解读马丁•艾米斯笔下的后现代情感
| 三等奖
|
17
| 周树江等
| 大外部
| 名动转类词的语用效果极其认知阐释
| 三等奖
|
18
| 刘庆东等
| 社科部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 三等奖
|
19
| 柴秀波
| 社科部
| 奥伊肯的“精神生活”理论及其现代启示
| 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