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27日,我校2009年暑期工作会议在乳山市党校召开。会议以推进学校科学发展为主线,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山东工商学院,怎样建设这样的山东工商学院”这一根本问题,突出了“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深化改革”的主题。学校党委成员和正处级干部共58人参加会议。
这次会议是在我校申硕成功新形势下,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入整改落实阶段的关键时期,在新学年即将开始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上,院长刘全顺作动员报告,党委书记魏金陵作了总结讲话。
院长刘全顺的动员报告,强调了办学要重视办水平、办特色、办效益,发展要追求高质量、有特色、可持续。刘院长在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对学校今后发展提出三个方面的指导意见:一是针对当前高校贪大求全、专业趋同、个性不足、发展优势不明显等问题,要求树立“大学科”理念,在学科建设上采取“非对称”发展战略,集中优势兵力重点发展优势学科,提升办学水平;二是面对高等教育适龄人口逐年减少,生源竞争日趋激烈,要强化办学特色,发挥服务地方、引领社会的功能,提高学校知名度、美誉度,体现学校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化解即将到来的生源危机;三是针对高校普遍面临的办学资金短缺、债务风险危机等问题,要树立“经营大学”的理念,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办学资金筹集渠道,通过扩大合作办学、深化校产改革、提高管理水平等途径,提高办学效益。
刘院长的报告对2009—2010第一学期的日常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25日下午,教务处处长武海峰、研究生处长刘传庚、煤炭经济研究院院长毛荐其、半岛经济研究院院长梁启华作专题发言。
26日上午,与会人员分三组围绕会议提出的根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通过研讨,大家认为要毫不动摇坚持“教学型、多科性、有特色财经类高校”的办学定位;要把“改大学、上博点”作为发展目标之一;要采取“非对称”学科发展战略,把优势学科做大做强;继续积淀、培育和挖掘学校的办学特色,把特色体现在学科和科研上,最根本还要体现在人才培养上。
党委书记魏金陵在总结讲话中明确提出建设特色鲜明、优势学科在全国知名、省内一流,具有良好社会影响的山东工商大学的奋斗目标。
魏书记在讲话中对学校基本校情作出了科学判断:一是学校已发生了四大转变:服务由面向单一的煤炭行业高校转变为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多元服务的地方高校;由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发展过渡到以提升质量为主的内涵发展;由为申硕奋斗多年的高校转变为申硕成功并为硕士授权单位建设而努力的高校;由在省内没有硕士点的高校中拥有明显优势的高校转变为在新层次上处于弱势的高校。二是学校正面临两大严峻挑战:全国众多设有财经类专业的综合性高校和实力较强的财经类院校在人才引进、学科交叉、经费筹措等方面占优势,挤压我校生源市场和生存空间的挑战;省内财经院校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形成的新挑战。三是学校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建设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理工文法等学科为强力支撑的教学型、多科性、有特色的财经高校的历史阶段。
魏书记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发展方针。他建议学校为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硕士学位授权建设任务;第二步,再用四年左右时间,到2015年建成山东工商大学;第三步,再经过五年建设,到2020年前后成为博士授权单位,跻身全国财经类院校前列。
魏书记强调,落实“三步走”战略要抓住五个重点:一要抓学科建设,树立大学科建设理念;二要抓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靠强化管理和深化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要抓师资队伍建设,要主动出击引进高层次人才,激励教师参与实践、更新知识、增强适应能力,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四要抓文化建设,要美化校园环境、优化制度环境、加强对外宣传;五要抓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要贯彻好《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突出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做好探索和明确职能、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干部和党员的素质三项工作。(作者:吴现波王建英摄影:郭万祥编辑:李红)

工作会议会场

党委书记魏金陵讲话

院长刘全顺作动员报告

分组讨论